EXHIBITION:再次重回類比之詩




















展覽日期:2016 / 08 / 27 – 2016 / 11 / 13 
開幕式:2016 / 08 / 27(六)15:00

藝術家座談:2016 / 08 / 28(日)14:00
地點:國立台灣美術館 數位藝術方舟


策展人:羅禾淋
展出藝術家:安藤英由樹(日本)、郭耀(中國)、林欣傑(香港)、牛淼(中國)、陳依純、洪韵婷、姚仲涵、林經堯 

策展論述/羅禾淋
在數位洪流洗滌之下,數位已經主導人們生活的模式,並伴隨而來快速、精準、海量複製的特性,加快人們對於自我意識與肉身的分離,身體感知已經無法跟隨數位資訊的速度,其失魂的狀態也導致當下人們已不在乎靈光的消逝?靈光的逝去使「珍惜」與「不可取代性」蕩然無存,速度衝擊佔據了生活的節奏,只能試著懷舊肉身的記憶,並且用懷舊的方式找尋重回「類比」的方法。「類比」是人們接納工業擁抱科技後,唯一僅存靈光的最後一道防線,雖有大量複製,但精準下存在著失誤,使機械的不完美擁有一種詩意性,創造出類比時代獨有的「慢科技」,帶著某種輕巧又深刻的古典韻律,這種詩意給人們身體感知的滿足,又有科技給人的便利。 
「再次重回類比之詩」試圖在數位時代與資訊爆炸的當下,以詩意性質的慢科技,找到古典科技的溫度,以再次作為過去式的未來化,並以數位時代出發,在數位之中找尋呼應慢科技的表現,以此深入的對比古典與非古典兩者之間的差異。在展覽中對比著科技的「古典」與「非古典」,為此次展覽探討的問題。展出藝術家為:安藤英由樹(日本)、郭耀(中國)、牛淼(中國)、林欣傑(香港)、林經堯、姚仲涵、洪韵婷、陳依純八位。呈現藝術家以日常與舊物為創作的媒材,以舊到新、再從新到舊,一方面以創作的方式重新賦予淘汰物新的思考,一方面也把新的媒材用另一種物理現象呈現。展覽分成兩個大的子題,其一為「物的追憶詩性」、另一為「資訊的回到類比」。 
「物的追憶詩性」中,是以「舊來維新」的角度探討何為舊?何為新?藝術家用舊有的現成物當作發想,並且以嶄新的方式來呈現,如郭耀的作品〈Root Node〉以電視搖控器擬造了一個機械式的植物,並且反轉人與搖控器的主客關係,其把廢棄搖控器再製有機化,讓觀眾用另一種觀點思考搖控器的功能與其物件本身。姚仲涵的作品〈環境〉,以聲音的本質出發,探索聲音的力量,利用影音工具,試圖擾動空間中的懸浮物與身體,回到聲音最基本的原理之探討。洪韵婷的作品〈輪上風景〉,改裝被淘汰的老舊物件,讓老舊物件裝上輪子,假設物件的游牧,並用錄像記錄著這些物件回憶。陳依純的作品〈天書解密〉,用家中工廠的廢棄模具,結合燈光,使其模具上的型態用燈光投影出來,如同天書般的符號,象徵著家中工廠的追憶。 
「資訊的回到類比」,則是以新的科技來擬態舊的感觀,從新論舊的方式,藝術家以數位資訊當作素材,用古典美學的方式表現數位資訊,如安藤英由樹的作品〈Saccade-based Display〉運用高頻閃爍的LED,用眼動覺殘留的物理現象,再現他依據現場所生成的代表符號之圖形。牛淼的作品〈Sensitive As Water〉用水滴與電視螢幕,虛擬了一個水資訊到水滴裝置,再從水滴裝置擴散到螢幕的一個資訊擴散的過程。林欣傑的作品〈One Day Social Sculpture〉,以網路上的事件流量為依據,並且改裝三軸電腦數值控制(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CNC)工具機,用網路上的資訊作為CNC雕刻物件的移動依據,資訊雕塑的方式呈現資訊本身的意義。林經堯的作品〈感官世界〉,用3D列印的方式建構了一個實體雕塑,再運用球面環型攝影機與VR顯示器,即時式的宛如自身縮小,如同進入自己建構的實體雕塑之中。 
八組不同的作品分別探討兩大子題的對照,物的追憶創新與資訊的古典化,子題「物的追憶詩性」從懷舊的角度探討新的可能性,以舊到新,包含的廢棄不合時宜的物件,賦予新的生命,而子題「資訊的回到類比」,則是反過來以新的科技擬態類比時代的慢活,以新到舊,討論出資訊古典化的可能性。希望讓觀眾可以透過新舊物件與技術之間的辨證,找尋「詩意」,在數位時代的洪流下,找到回到深刻、享受、慢速的生活方式。



CURATING:OSMOSIS Audiovisual Media Festival 2016 滲透影音藝術節

OSMOSIS Audiovisual Media Festival 2016 滲透影音藝術節

OSMOSIS跨領域結合藝術、影像與現場演出,全系列節目表正式揭曉,八月中起,南北台灣強力開催滲透中,不要錯過!
Art, moving image and live events at ‪#‎Osmosis‬ Audiovisual Media festival 2016. Full lineup and schedule released. Join us for all of this and so much more. 

更多詳情請見官網/ For details:
影像單元/Screenings:http://ascjoin.wixsite.com/ascool/blank-5
表演單元/Performances:http://ascjoin.wixsite.com/ascool/blank-6
展覽單元/Exhibitions:http://ascjoin.wixsite.com/ascool/blank-7

EXHIBITION:星空下的回望-當代視覺藝術及音樂中的另類天文學家














星空下的回望-當代視覺藝術及音樂中的另類天文學家
2016-08-04 ~ 2016-09-18

閃爍的星光帶給人們無限的想像,
而星夜也是許多藝術家們的繆思。
在能以探測器登上不同星球、能採集大量宇宙影像的現在,
當代的視覺藝術及樂團又會對於星空有什麼想望?
一起來觀看這不同領域的另類天文學家如何回望星空。


參展藝術家:
視覺藝術//丁柏晏、王築軒、王璽安、石川美奈子、江忠倫、吳梓寧、阿推、洪韵婷、莊培鑫、賴岳宏
音樂//2HRsFluxBIKE機踏車、小福氣、大象體操、四枝筆、企鵝熊愛吃雞肉球、邱比、昴宿


展覽介紹//

在北半球的星夜裡,全年陪伴著我們的北極星,是希臘神話中,被宙斯變成小熊的小熊星座,尾巴上的最後一顆星閃耀於夜空,留下一段關於母子的動人故事。而在東方傳說中,這北斗則是掌握生死大權的北斗神君,如果看見隱藏的星便能延年增壽。自古到今,在星夜裡我們總是有著許多的想像,美麗的夜空也是許多藝術家靈感的來源。

從古老的觀測記錄、天文望遠鏡的發明、踏上月球、探測器登上不同星球、到如今可以透過掌上的手機辨識自己正仰望的星星,對星空的回望循著科技的進步,有更多的發現與天文學知識的建構。當代的藝術家們又會以怎樣的想像回望星空呢? 本展由視覺藝術及音樂作品一同展現星空下的回望,邀請觀者一起來觀看與聆聽不同領域的另類天文學家心中的當代星空。

展覽分為三部分
【星空想望區】
呈現當代視覺藝術中與天文相關的作品,各個藝術家對於夜空或紀錄、或幻想、或研究的各式創作,帶來特殊的星空世界。
【星空廣播室】
與星空相關的音樂作品,歌曲有著對宇宙的另一詮釋及想像,此部分由台灣當代非主流樂團帶來不同類型的音樂作品,透過音符呈現出不同的星光。
【星空評論站】
由兩個領域的藝術家對相互作品表達看法,並邀請觀者一同加入交流,讓樂評與藝評一起寫下屬於我們的時代的星空絮語。

在星夜下你會想起什麼?歡迎在「星空下的回望」中,透過畫面、樂音、文字,發現更多的小星球,譜出你心中的當代星空感受。

http://pier-2.khcc.gov.tw/home02.aspx?ID=$3001&IDK=2&EXEC=D&DATA=3538&AP=$3001_HISTORY-0

主辦單位//高雄市文化局、駁二當代館
協辦單位//Galerie F&F、未藝術、就在藝術